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 智慧校园标准

2021/2/24 15:00:31      点击: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编制组

20206

 


 

............................................................ 3

1   引言.......................................................... 5

2   总体要求...................................................... 7

2.1     意义与作用................................................................................................................... 7

2.2     目标与原则................................................................................................................... 8

2.3     内容与组成................................................................................................................... 9

3   师生发展..................................................... 12

3.1     总体要求..................................................................................................................... 12

3.2     学生发展..................................................................................................................... 12

3.3     教师发展..................................................................................................................... 13

3.4     发展保障..................................................................................................................... 15

4   数字资源..................................................... 17

4.1     总体要求..................................................................................................................... 17

4.2     通用性基础资源......................................................................................................... 18

4.3     仿真实训资源............................................................................................................. 19

4.4     数字化场馆资源......................................................................................................... 20

4.5     数字图书馆资源......................................................................................................... 22

4.6     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 22

5   教育教学..................................................... 23

5.1     总体要求..................................................................................................................... 23

5.2     产教融合办学............................................................................................................. 23

5.3     信息化人才培养......................................................................................................... 23

5.4     信息化教学与培训..................................................................................................... 24

5.5     信息化教研科研......................................................................................................... 26

5.6     信息化教学管理与评价............................................................................................. 26

6   管理服务..................................................... 28

6.1     总体要求..................................................................................................................... 28

6.2     一站式服务平台......................................................................................................... 28

6.3     校务管理..................................................................................................................... 29

6.4     业务管理..................................................................................................................... 30

6.5     校园生活服务............................................................................................................. 31

7   支撑条件..................................................... 32

7.1     总体要求和建设方式................................................................................................. 32

7.2     信息化基础设施......................................................................................................... 32

7.3     教学环境建设............................................................................................................. 34

7.4     平安校园..................................................................................................................... 35

7.5     后勤保障..................................................................................................................... 37

8   网络安全..................................................... 39

8.1     总体要求..................................................................................................................... 39

8.2     网络安全..................................................................................................................... 39

8.3     网络安全系统与设备................................................................................................. 43

8.4     网络内容安全与舆情................................................................................................. 44

8.5     网络安全能力建设..................................................................................................... 45

9   组织体系..................................................... 47

9.1     总体要求..................................................................................................................... 47

9.2     体制机制..................................................................................................................... 47

9.3     实施规范..................................................................................................................... 52

10 评价指标..................................................... 54

10.1    高等职业学校............................................................................................................. 54

10.2    中等职业学校............................................................................................................. 57

11 附录......................................................... 60

1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60

11.2    术语与缩略语............................................................................................................. 61


前 言

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教育部于2015 1 15 日正式发布《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教职成函〔20151号)(以下简称《建设规范》),对职业院校科学规范地开展信息化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特别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74 号)的精神,原《建设规范》已不能满足今天的变化要求,特对此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仍沿用数字校园而非智能或智慧校园,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各种新技术的核心都是数字化,数字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其二,与近年来有关国家教育信息化文件中关于数字校园的提法保持一致性,与原《建设规范》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其三,考虑了各级各类、不同地区职业院校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特点,着重普及应用的要求;其四,智能校园或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本次修订力求适应新形势、落实新政策、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将原《建设规范》共计7章内容扩展为11章,其中将原应用服务分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两章,加强了职业教育教学中信息化对产教融合办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验实训与顶岗实习、职业培训等的支撑要求;将基础设施改为支撑条件,并将其中的一节扩展为新的一章网络安全,以适应当前网络风险管控的需要;将信息化组织管理保障的相关内容从原总体要求中抽取出来,新设立一章组织体系,以便加强数字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障要求;增加一章指标体系,便于对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在把握职业教育及其信息化内涵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特点努力使得数字校园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修订后的规范名称改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旨在促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从建设转向应用。《规范》共分为11个部分:引言、总体要求、师生发展、数字资源、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支撑条件、网络安全、组织体系、评价指标和附录。

——1部分:引言。该部分说明了《规范》的适用范围、数字校园的内涵以及实施的指导思想。

——2部分:总体要求。该部分说明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意义与作用、目标与原则、内容与组成等内容。

——3部分:师生发展。该部分规定了数字校园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内容、要求与目标,以及数字校园实施过程中对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措施的要求。

——4部分:数字资源。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图书馆资源等),也规定了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的要求。

——5部分:教育教学。该部分规定了数字校园中教育教学的要求,包含总体要求、产教融合办学、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教学与培训(涉及课堂教学、实验实训、顶岗实习、职业培训、双创教育等)、信息化教研科研、信息化教学管理与评价,旨在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管理与评价现代化,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6部分:管理服务。该部分规定了数字校园中管理服务的要求,包含总体要求、一站式服务平台、校务服务、业务管理与服务(学生管理、人力资源、财务与招标设备资产等)以及校园生活服务等,旨在推进职业院校组织变革,实现职业院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7部分:支撑条件。该部分规定了数字校园中支撑条件的要求,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教学环境建设、仿真实训系统环境、平安校园和后勤服务等,旨在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支撑条件建设、保障与服务的现代化。

——8部分:网络安全。该部分规定了数字校园中网络安全的要求,包括总体要求、网络安全防护与管理、网络安全系统与设备、网络内容安全与舆情、网络安全能力建设等,旨在加强职业院校网络空间的安全,为职业院校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

——9部分:组织体系。该部分规定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体制机制和实施规范方面的要求,体制机制包括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组织机构、信息化政策与规范、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机制、运维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等,实施规范涉及数字校园规划与设计、建设与部署、管理与维护、应用与推广、评价与反馈五个阶段的要求。

——10部分:评价指标。该部分提出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由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及其观测点构成,分为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两类。高等职业学校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中等职业学校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

——11部分:附录。该部分列出了本规范引用到的其他规范文件,标注了本规范使用但并非本规范规定的术语、符号和缩略语等,以便在本规范直接引用,不再重复定义。

本规范撰写的格式遵循国家标准GB/T1.1-2009中规定的层次划分及其编号规则,采用子条子条下的条目,以及段或列项的结构。本规范的每个部分根据内容的繁简程度,/列项可能会出现在子条子条下的条目下。

本规范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本规范主要编制人:韩锡斌、程建钢、葛连升、陈明选、宋继华、张屹、刘革平、钟志贤、许玲、陈粟宋。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

1     引言

本规范适用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职业院校包括独立设置和非独立设置两大类型,独立设置的包括初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专科层次职业学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或未来可能的应用型本科、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院校等;非独立设置的职业院校是指设在普通高校等机构的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培训机构。本规范主要适用于独立设置的职业院校,非独立设置的职业院校参照本规范执行。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发展师生信息技术素养与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以支撑职业院校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技术系统和组织体系为核心内容,通过价值重建、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构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构建形成促进师生全面、自由、个性化发展的现代化校园环境。

数字校园是网上虚拟校园与现实物理校园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信息化环境,支持职业院校实现混合教学、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通过信息化支撑、引领驱动职业院校现代化进程。其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各类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渗透在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学校管理、文化传承、校园生活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

  • 构建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和学习空间、工作场所和虚拟场景及其相互融合的工学环境,支持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信息素养三位一体,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职业技能与信息素养融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 构建网络化职业教育和培训平台,支持终身化职业发展,以及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等管理需求,提升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 以大数据管理为核心,构建数据融合、互通共享、管理和服务业务系统集成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学校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

  • 目标在于促进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要求。

数字校园的实施应以职业教育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以信息化作为职业教育系统变革的内生变量,引领和支撑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和体系重构。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融通技术赋能的职业教育革新精神,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素养,促进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

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要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和事业发展规划,将信息化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并与其他战略融合,坚持按照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安全优先、注重集成、协同推进、应用为上、关注体验、运维管理、持续改进等原则和步骤进行,是一个持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技术系统包括数字资源、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支撑条件、网络安全五个部分。

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要根据自身实际突出专业特色、校企合作特色,遵循社会服务、优先引入、慎重自建、边建边用、建用结合、开放共享的原则。

教育教学信息化应以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为主线,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提高学校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社会服务能力,助力资源广泛共享、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管理服务的信息化要针对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要,并遵照国家、省、市三级信息化管理要求,构建一体化信息服务系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实施,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支撑条件的建设与运行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调配社会力量,协同构建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教学环境、仿真实训系统环境、平安校园、后勤服务等条件保障,统筹校内外数字化服务资源,经济、高效地为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服务。

网络安全的实质是网络空间安全,包括网络内容与技术安全,并与政治安全、公共安全、学生安全、生产安全、实训实验室安全等高度关联、融合,落实网络安全的目的是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更重要的是突出体制机制创新、重视职业院校信息化组织体系的建设。组织体系是数字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数字校园顺利实施、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的保障,分为体制机制和实施规范:体制机制包括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组织机构、信息化政策与规范、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机制、运维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等,实施规范涉及数字校园规划与设计、建设与部署、管理与维护、应用与推广、评价与改进五个阶段的要求。

 

 


2     总体要求

2.1    意义与作用

2.1.1   数字校园对职业教育的意义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都正在融合于职业教育实施的全过程中,并赋予职业和职业教育新的内涵和要求。一方面,传统职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革,而且一些新兴职业的“工作空间”和“工作方式”本身就依赖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另一方面,由于各类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正在发生重要变革。

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既满足社会和职业信息化的需要,又延伸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除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等传统教学环境和校园外的工厂、车间、宾馆、医院等职业活动场所中,还发生在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空间中。依托数字校园,构建跨越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虚实融合办学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方向。

2.1.2   数字校园对职业院校的作用

数字校园将在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交流合作、服务以及评价等方面产生积极的赋能作用。

2.1.2.1  有利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构建人人互通的数字化学习空间,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

  1. 支持教师面向校内开展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面向校外提供在线教学,服务企业培训和泛在终身学习;

  2.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支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3. 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既可以使学生达到模拟实际操作训练的目的,又可以大幅度减少昂贵设备的投入,减少实操耗材,提升实操实训安全系数,有利于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技能;

  4. 引导学生适应信息化环境,提高数字时代所需的信息化思维能力,养成信息化行为方式,了解信息化交往规则,发展信息化职业能力;

  5. 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1.2.2  有利于“互联网+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搭建在线协同工作平台,提升“互联网+教师”职业能力,体现在:

  1. 支持教师网络研修,提供在线培训,支持教师足不出校即可远程进修,开展终身学习,保证专业能力与双师型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2. 支持在线教研科研,提高研究效率,加速科技创新的步伐,提升职业院校自主创新的能力;

  3. 构建在线协同机制,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政府和其他院校开展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4. 技术与教师双向赋能,以人机协同的方式共同指导学生,引导新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化,工作重心由繁琐、机械、重复的知识性教学,转向学习的设计、督促、育人、激励与陪伴等。人机协同将准确了解学习者的个性学习需求,兼顾个性化和规模化,真正实现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

2.1.2.3  有利于管理服务效率和治理水平的提高

提供各类数据的集成和分析服务,有利于管理服务效率和治理水平的提高,体现在:

  1. 促进校务实现全流程管理,面向师生员工提供一站式校务管理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2. 整合各种分散应用系统,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建成学校公共大数据库,打破因不同管理软件而形成的“信息孤岛”,实现各类基础大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3. 支持基于大数据的反馈和决策,实现扁平化管理,促进校务公开,提升院校治理水平;

  4. 基于利益相关方,制定多元参与、协同发力的“数字校园”政策,构建人机结合、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协同的教育治理体系,有利于提升教育决策的参与度与透明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预见性。

2.1.2.4  有利于校园公共服务和文化生活品质的提升

构建虚拟校园社区,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质,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体现在:

  1. 支持学生创建网上社区,鼓励学生反思并分享不同的观点,倡导师生平等,创设开放、民主的文化;

  2. 提供网络公共服务和正版软件服务,营造诚信和自律的文化氛围;

  3. 汇聚互联网上的数字化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发展师生人文素养;

  4. 引入数字化生活、医疗、娱乐、保安等服务,提升校园公共服务水平。

2.1.2.5  有利于推动职业院校走向现代化、国际化并有效服务社会

建设职业院校数字化社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对社会开放,体现在:

  1. 网络化推动了全球化,数字校园无疑是沟通世界、提升职业院校现代化水平的必备条件,没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就没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现代化;

  2. 支持职业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或者职业院校开办特色专业产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于一体;

  3. 支持职业院校优质特色教育资源突破校园界限,服务更大范围的职业群体,促进本行业本地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4. 获取产业行业需求,推介毕业生源,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产业人才需求的顺畅对接;

  5. 支持职业院校向社会开放,提升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促进职业教育优秀文化的社会传承;

  6. 丰富公共职业教育服务的内容与质量,变革公共服务的形式和结构,创新职业教育服务和产品的供给模式,使职业教育公共服务既具有公共性、普惠性、包容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同时,又具有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和协同化的特征。

2.2    目标与原则

2.2.1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施的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院校师生员工的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再造管理与服务流程,增强学校的治理能力,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质,拓展对外服务的范围,引领学校现代化发展,为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

2.2.2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实施原则

2.2.2.1  坚持育人为本、注重体验的原则

  1. 以育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着力于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努力探求和构建适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数字校园;

  2. 落实师生是服务对象,不是管理对象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师生成长与职业发展、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综合素养、职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师生对数字校园建设、应用和服务的体验感、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2.2.2.2  坚持应用驱动、绩效导向的原则

  1. 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应坚持问题导向、应用驱动,围绕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师生发展、社会服务、产教融合等方面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确立技术路径和发展目标,明确信息化需求,进行信息化应用系统设计、开发、部署和应用。通过应用持续推进机构改革、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管理服务和制度创新等工作;

  2. 数字校园项目立项建设须克服为建设而建设的倾向,项目立项论证、实施和验收环节均应强化绩效管理,项目建设要坚持服务导向,充分考虑是否更加便捷高效、是否提高了管理服务效率、是否降低了管理运营成本。

2.2.2.3  坚持统筹规划、分工协作的原则

  1. 数字校园建设是学校全方位的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学校各个方面的融合发展,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系统化、体系化的学校改革与发展工程,要将信息化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与学校事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进行统筹规划;

  2. 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涉及学校各个方面、各个部门,相关业务信息化必须由各业务部门主导,在学校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分工协作,切实落实各部门的数字校园建设责任和协同义务,应将各部门数字校园建设任务完成及其绩效情况纳入学校考核体系。

2.2.2.4  坚持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

  1. 数字校园不仅包括技术系统,还包括组织体系。技术系统涉及多部门、多系统,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进行数据标准编制和系统架构设计,处理好各系统之间关系,实现良好的系统集成,便于系统联通、数据融合共享,构建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组织体系涉及利益调整、组织变革,需要建成运行良好的数字校园规划、实施、运行管理、安全保障的体制机制;

  2. 数字校园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通过一系列项目进行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要根据优先次序、轻重缓急、经费投入等一系列因素,确定如何分步实施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及相应的改革任务。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业务改革需要持续不断推进数字校园优化升级,这也决定了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要分阶段、分步实施,持续改进。

2.3    内容与组成

2.3.1   数字校园的建设内容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支持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服务体系的技术系统。为了保障技术系统的顺利建设和有效应用,还需构建相应的组织体系。数字校园为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校外人员等提供集成的数字资源、数字化教育教学、培训和管理服务,同时,促进学生和教师信息化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上述建设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

文本框: 组织体系(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文本框: 组织体系(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文本框: 师生发展

2-1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组成

2.3.2   数字校园的技术系统

2.3.2.1  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通过应用服务的支持被用户使用,包括通用性基础教学资源、数字化仿真实训资源数字化场馆资源数字图书资源等。

2.3.2.2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包含总体要求、产教融合办学、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教学与培训(涉及课堂教学实验实训顶岗实习、职业培训、双创教育等)、信息化教研科研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信息化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力求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管理现代化,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效率以及社会服务能力。

2.3.2.3  管理服务

管理服务包含总体要求、一站式服务平台校务服务业务管理与服务、校园生活服务,力求推进职业院校组织变革,实现职业院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2.3.2.4  支撑条件

支撑条件包括总体要求、校园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多媒体教室智能教室教学环境建设仿真实训系统环境平安校园后勤服务等,力求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支撑条件建设、保障与服务的现代化。

2.3.2.5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包括总体要求、网络安全防护与管理、网络安全系统与设备、网络内容安全与舆情、网络安全能力建设等,力求实现职业院校网络空间安全,为职业院校安全稳定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

2.3.3   数字校园的组织体系

数字校园的组织体系分为体制机制和实施规范。体制机制包括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组织机构、信息化政策与规范、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机制、运维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等。实施规范涉及数字校园规划与设计、建设与部署、管理与维护、应用与推广四个阶段。组织体系是数字校园顺利实施、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的保障,也称之为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2.3.4   数字校园技术系统和组织体系的关系

数字校园的实施应围绕技术系统和组织体系同时展开,重视彼此之间的相互适应和匹配,既要不断完善组织体系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系统,也要尊重现有组织体系的客观存在,理性分析学校自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量力而行的技术方案,避免因赶时髦而追求技术先进性和完备性所带来的浪费。

 

 

 

 


3     师生发展

3.1    总体要求

3.1.1  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发展

信息时代学生需要面向未来职业发展,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和态度、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行为,提升信息化专业思维与职业能力,承担信息社会责任,成为知识建构者、计算思维者、创意沟通者、创新设计者、全球合作者和数字公民,进而成为信息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1.2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

信息时代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创新教学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3.2    学生发展

3.2.1  信息意识与态度

3.2.1.1  信息感知意识

  1. 具有信息感知力、判断力;

  2. 根据信息价值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3. 具有发现并挖掘信息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的意识。

3.2.1.2  信息应用意识

  1. 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意识;

  2. 具有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利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动机;

  3. 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中应用的限制性条件;

  4. 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2.1.3  信息安全意识  

  1. 具备信息安全常识;

  2. 具有保护自身和他人隐私的意识;

  3. 具有分辨健康与有害信息的意识,能控制自己不去接触网络上的不良与有害信息;

  4. 具备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对因不当使用信息技术可能导致不利影响具有警觉。

3.2.2  信息知识与技能

3.2.2.1  信息科学知识

  1. 了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知识;

  2.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基本现状及未来趋势;

  3. 熟悉常用技术工具、软件平台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模式与使用方法。

3.2.2.2  信息应用技能

  1. 能够有效地检索、选择、存储、管理和提取所需信息;

  2. 能够基于自我理解,准确地表达、评价和交流信息;

  3. 能够结合自身需求,重新组织、加工和整合各类信息;

  4. 能够基于现实条件,积极创造、改进、发布和完善信息;

  5.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6.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帮助自身实现计划和设计。

3.2.3  信息思维与行为

3.2.3.1  信息思维

  1. 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协同把握思维对象,并动态调整思维过程,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和完成任务;

  4. 能够打破常规,以逆向、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视角和方法去思考问题,并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3.2.3.2  信息行为

  1. 具有阅读和使用在线文本与图片、音视频、交互式内容等多媒体信息的行为与习惯

  2. 具有利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社交的行为与习惯

  3. 具有利用数字教育游戏进行学习的行为与习惯

  4. 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学习的行为与习惯

3.2.4  信息化专业思维与职业能力

3.2.4.1  信息化专业思维

  1. 了解信息技术在本专业应用的知识;

  2.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专业问题的分析、诊断并归纳总结核心要点;

  3. 能够通过虚拟仿真等软件系统寻求专业问题解决方案;

  4. 了解计算思维,即计算机逻辑化组织和分析信息、求解专业问题的一般思路。

3.2.4.2  信息化专业和职业能力

  1. 能够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观摩、体验工作场景;

  2. 能够利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虚拟环境下的仿真技能训练;

  3. 能够利用数字媒体、网络环境和职业领域专门的软件和技术进行作品设计和制作;

  4.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组建学习团队,通过数字化沟通、协作工具解决学习问题或创作专业作品;

  5. 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激发创意、发展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创造性实践,灵活完成职业要求的任务;

  6. 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协同工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交流与分享,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综合实践,创造性地完成创新类赛事活动要求。

3.2.5  信息社会责任

3.2.5.1  信息道德伦理

  1. 能够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认同信息劳动的价值;

  2. 能够诚信做人,实事求是,杜绝各种网络失信行为;

  3. 能够在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3.2.5.2  信息法律法规

  1. 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责任观,学习并遵守有关信息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2. 清楚平等访问、存取信息的权利,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3. 能依据《专利法》《著作权法》《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信息开发、传播、使用之间的关系。

3.3    教师发展

3.3.1  信息意识与态度

3.3.1.1  重要性的认识

    1. 理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

    2. 理解信息技术带来的职业教育内涵的变化,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变革

    3. 理解信息化教学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3.1.2  应用意识

    1. 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并据此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

    2. 有建设和共享信息化课程、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意识;

    3. 关注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VR/AR、人工智能、5G网络、区块链等)和教育理念的最新发展,并尝试将其应用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

3.3.1.3  评价与反思

    1. 具有对信息化教学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 具有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价值和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3.2  信息知识与技能

3.3.2.1  基本知识

    1. 了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2. 理解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3. 理解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4. 理解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模式;

    5. 理解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效果的评价理论。

3.3.2.2  基本技能

  1. 掌握信息检索、收集、整理、筛选的基本方法;

  2. 掌握数字教学资源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3. 掌握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活动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4. 掌握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3.3.2.3  职业教育教学的技能

  1. 借助信息技术了解并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

  2. 利用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支持实验和实训活动;

  3. 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4. 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参加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竞赛

3.3.3  信息化应用与创新

3.3.3.1  教学设计与实施

  1. 掌握职业教育学生的信息化学习特征

  2. 掌握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特点与选择方法;

  3. 掌握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内容的提炼、设计与呈现方法;

  4. 掌握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活动中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5. 掌握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效果评价的手段与方法;

  6. 掌握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教学理论有机结合的方法;

  7. 掌握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和岗位活动的方法。

3.3.3.2  合作与交流

  1. 能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交流;

  2. 能利用信息技术与家长对学生情况进行交流;

  3. 能利用信息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

  4. 能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的沟通;

  5. 能利用信息技术与技术人员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

  6. 能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交流与合作;

  7. 能利用信息技术与行业专家、兼职教师等开展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分工协作。

3.3.3.3  教学模式创新

  1.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虚实融合教学模式;

  2. 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3. 移动终端、VR/AR、物联网、5G等技术构建新型实验、实训、实习教学环境

3.3.4  信息化研究与发展

3.3.4.1  教学研究

  1. 识别和确定教学过程中的需求问题,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

  2. 评价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效果,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3. 利用信息化工具记录、分析和解决职业院校中的教学问题。

3.3.4.2  终身学习

  1. 借助信息技术环境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 借助相关技术平台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3.3.4.3  专业发展

  1. 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培训与学习,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2. 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赛事,进行教学创新;

  3. 借助信息技术与行业、企业专家建立并保持密切联系,充实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3.5  信息社会责任

3.3.5.1  公平利用

确保所有学生在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环境的利用上享有均等的机会。

3.3.5.2  健康使用

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常识、保护自身和他人隐私的意识、分辨健康与有害信息的意识、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3.3.5.3  规范行为

能向学生传授与信息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并示范相关的规范行为。

3.4    发展保障

为了持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职业院校应从组织机构、服务支持、培训评价、激励措施等方面建立保障制度。

  1. 设置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的专门机构,设置教育技术、教师发展等方面的专门人员;

  2.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讲座、工作坊、讨论会等方式,常态化地开展教学培训和研讨;

  3. 面向教师日常教学,提供数字化资源制作、网络化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方面的指导、支持和服务;

  4. 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职与兼职教师常态化交流机制,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5. 建立数据驱动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档案袋,持续跟踪诊断教师发展状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建议;

  6. 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参与校内外各种教学研修活动。

 

 

 


4     数字资源

4.1    总体要求

4.1.1   数字资源的分类

数字资源按照其应用的场所分为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场馆资源和数字图书馆资源,其中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通用性基础资源和仿真实训资源。

4.1.2   数字资源的来源

开放资源:基于非商业用途,遵循资源版权要求,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自由使用和修改的数字资源,包括开放在线课程(含MOOCs开放课件(含微课)开放教学材料、开放软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等。

引进资源:学校以购买、接受捐赠等形式从校外引入的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契合时代发展而建设的数字资源以及教育教学APP等。

校本资源:学校自主开发的具有自主版权的资源,包括学校自主建设或与其他学校、企业等单位合作研发的教学资源。

4.1.3 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总体原则

  1. 政府引导、专家指导、行业引领、院校承建;

  2. 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建设;

  3. 整体设计,分段实施、分步操作;

  4. 应用导向、边建边用、建用结合、共建共享;

  5. 急用先建、广用先建、优用先建;

  6. 用好存量资源,形成持续投入和产出机制。

4.1.4  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总体要求

  1. 调研报告、专家论证、建设方案、建设任务书完整全面;

  2. 建设团队结构合理、门类齐全;

  3. 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有效落实;

  4. 建设标准、建设规范、验收标准、验收规范及项目管理办法等齐全完整、指导性强;

  5.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发数字资源,注重用户体验;

  6. 坚持产教融合建设资源,发挥行业专家专业技能与院校教师学科教学优势,迭代推进;

  7. 重视对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讨论、笔记、作业与试题结果等)的积累与应用;

  8. 避免发生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低普及率建设、低应用效率建设;

  9. 尊重版权,遵守国内法律法规、开放许可协议、国际公约等。

4.1.5  开放资源的应用原则

  1. 对内容的正确性、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有效性及对教学的支持性进行科学判断;

  2. 提倡对开放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再加工,使之完全符合教学需求;

  3. 版权清晰、来源明确。

4.1.6  引进资源的实施原则

  1. 确认是否存在开放性资源;

  2. 联合相关职业院校,实施联合引进,以降低引进成本;

  3. 将引进资源计划纳入院校资源建设整体规划,防止盲目引进、跟风引进;

    d) 从实际需求出发,有效利用资金,优先引进解决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和高危险、高耗能、高污染难题的实践性教学资源。

4.1.7  校本资源的建设原则

  1. 确认是否存在开放资源、引进资源;

  2. 确认校本资源具有一定的应用群体、一定的应用寿命;

  3. 确认具有日常维护、可持续开发的资金支持;

  4. 确认可以组织科学、高效的开发团队;

  5. 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并采用主流技术;

  6. 制定资源建设、应用标准及推广方案;

  7. 倡导校企合作开发与1+X证书网络课程、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配套的数字资源。

4.2    通用性基础资源

本规范所界定的通用性基础资源是以CELTS-41.1 2002-09中的教育资源为基础进行了适当拓展,分为十类: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包括教学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

4.2.1  媒体素材

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六种: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和三维模型类素材。

4.2.2  试题

试题是测试中使用的问题、选项、正确答案、得分点和输出结果等的集合。

4.2.3  试卷

试卷是用于进行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

4.2.4  课件

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进行呈现的多媒体材料或软件,分为助讲型课件(如教师使用的PPT讲稿等)、助学型课件(如学生学习的视频等)。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基于手机的短视频被大量采用,这类课件称为微课件(简称微课)。

4.2.5  案例

案例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

4.2.6  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4.2.7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包括网络辅助课程、混合课程和在线课程三种形态。在线课程又有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小范围开放在线课程(SPOCs)等形式。从应用视角出发,1+X证书网络课程所涉及的活页式教材、专业教学资源库等数字资源亦包括在内。

4.2.8  教学工具软件

教学工具软件是基于PC和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开发的支持学习、教学和管理的小工具、小软件。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教学工具软件表现形式为各种App,如翻译词典、思维导图工具、图像编辑工具、视频编辑工具、数学公式编辑工具、课件制作工具、几何画板、数学建模与仿真工具、基于物联网的信息采集工具、智能型交互学习与实验工具等。

4.2.9  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4.2.10   资源目录索引

资源目录索引是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4.3    仿真实训资源

4.3.1  仿真实训资源的含义

广义来说,一切可用于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环节的数字化资源均可称为仿真实训资源,包括用于工程设计与制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用于职业训练过程的仿真实训软件等。仿真实训资源更多为专业类资源,体现职业院校的教学要求。提倡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仿真实训资源,以便大范围共享应用。

4.3.2  仿真实训资源的分类

4.3.2.1  根据实践环节的不同划分

仿真实训资源可分为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

4.3.2.2  根据是否有实物介入划分

仿真实训资源可分为完全依靠计算机系统的软件仿真以及有实物介入(包括真实实物、仿真实物、替代实物)的仿真。

4.3.2.3  按照虚拟现实技术的不同划分

仿真实训资源可分为桌面级虚拟仿真实训资源、沉浸性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增强型虚拟仿真实训资源以及分布式仿真实训资源。

4.3.2.4  根据对内容覆盖的不同划分

仿真实训资源可分为:

  1. 元件/工具级:针对一个元器件、简易工具进行讲解、参数调整和拆装;

  2. 仪器/技能级:针对一台仪器、实验装置或一个操作技巧进行学习;

  3. 实验室/车间级:能够完成一系列操作,如一个交流整流电源试验等;

  4. 工种/工厂级:对特定工种和级别主要技能进行全仿真,包括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等;

  5. 专业群/产业链级:配合仿真实训基地,对特定专业所有课程主要技能进行全仿真,形成仿真实训教学体系。

4.3.3  仿真实验软件

4.3.3.1  仿真实验软件的含义

仿真实验软件是指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环节中,以期达到观察现象、学会方法、自主操作的效果,其主要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巩固知识、培养兴趣以及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3.3.2  仿真实验软件的设计要求

  1. 软件应能支持学生对实验室环境,包括工具、设备和实验仪器进行认知;

  2. 软件的技术实现应以多媒体为主,使实验对象变静为动,变平面为立体,变抽象的符号、图纸、文字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实物;

  3. 软件的实验项目应根据课程大纲,设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能力考核等模块;

  4. 软件应支持现象演示、交互操作、自主设计等功能。

4.3.4   仿真实训软件

4.3.4.1  仿真实训软件的含义

仿真实训软件是指应用于职业技能训练过程的软件,以期达到熟悉操作、技能养成的目的。

4.3.4.2  仿真实训软件的设计要求

  1. 软件应能支持学生对实训环境,包括工具、设备、实训场所、企业生产流程与数据进行认知;

  2. 软件的实现应以两维动画、三维可视化控制技术与三维建模渲染为主,使用基于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注重交互性;

  3. 软件的实训项目应针对专业/工种的核心技能而设计,根据训练核心技能的需要,设置若干个任务、模块(单元),按照技能点层层展开;

  4. 软件设计应贯彻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理念,注重工作过程与操作步骤,支持学生反复训练,以达到技能养成的目的;

  5. 软件应支持实训的导训过程,达到预习、强化、模拟考核、反复试错、探索创新的目的

  6.  在设计软件时应考虑仿真实训的时间、成本等因素,提出成本效益的评价报告。

4.3.5 仿真实习软件

4.3.5.1  仿真实习软件的含义

仿真实习软件指用于生产性实习中的仿真软件,主要目的是缓解下厂实习难的问题。

4.3.5.2  仿真实习软件的设计要求

  1. 软件应能支持学生对真实的生产环境,包括对工具、设备、生产环境、企业生产流程与数据进行认知;

  2. 软件应针对一个或若干个工种(岗位)的职业技能而设计,具有职业性与技能性;

  3. 软件的实习项目应来自于实际生产活动,通过学生自主的反复标准化训练,达到熟练掌握职业技能的目的,同时达到规范化操作和安全生产的要求;

  4. 软件在实现技术上应采用三维可视化控制技术;

  5. 软件的系统设计、教学设计与制作指导不仅要有教学专家的参与,更要有现场工程师的参与;

  6. 在设计软件时应考虑仿真实习的时间、成本等因素,提出成本效益的评价报告。

4.4    数字化场馆资源

4.4.1  职业体验馆

4.4.1.1  职业体验馆的含义

职业体验馆是指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亲身感悟各种职业全过程的在线体验馆。职业体验馆一般采用企业行业构建、院校引入应用的模式。

4.4.1.2  职业体验馆建设的基本要求

  1. 遵循国家职业标准目录,体现不同特色;

  2. 突出新技术、新工艺、新生产流程的体验;

  3. 设计体验过程必须符合职业过程的真实性,学生通过体验可习得规范的操作章程,熟悉真实的制作工艺,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4. 体验过程必须完整,允许学生按照生产者实际从事生产活动的流程推进该过程,得到确定的体验结果。

4.4.2  数字博物馆

4.4.2.1  数字博物馆的含义

数字博物馆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实体博物馆的功能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在互联网上的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一般采用社会构建、院校引入应用的模式。

4.4.2.2  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基本要求

  1. 提供泛在设备的接口和个性化界面;

  2. 允许用户从虚拟博物馆收集内容信息,并存储到个人博物馆空间;

  3. 能通过上下文语境感知,为用户推送相关资源;

  4. 能为用户提供较高的参与度,如操作、旋转、移动对象,能组装和拆卸具体的展品,但不能破

    坏博物馆虚拟展品所蕴含的知识和文化。

4.4.3  数字艺术馆

4.4.3.1  数字艺术馆的含义

数字艺术馆是利用数字技术完美再现艺术作品,同时向观众展示和介绍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出数字艺术作品的场馆。数字艺术馆一般采用行业和社会构建、院校引入应用的模式。

4.4.3.2  数字艺术馆的建设的基本要求

  1. 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展示数字艺术的发展历史、重要里程碑事件、数字艺术的各项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2. 能允许用户体验最新的数字艺术设备,布置最新和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设备,进行数字媒体的体验、互动;

  3. 展示各种艺术作品如名画,播放普通、三维(3D)、四维(4D等影视作品及动画;

  4. 具有艺术作品查询功能,并能对查询结果进行展示。

4.4.4  数字科技馆

4.4.4.1  数字科技馆的含义

数字科技馆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科技知识和技术以数字方式展现出来的一个虚拟的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一般采用社会构建、院校引入应用的模式。

4.4.4.2  数字科技馆建设的基本要求

  1. 遵循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设置符合学校特色的主题馆;

  2. 以职业领域的技术为背景,内容特色明显,知识脉络清晰,技术体系完整,技术思想和技术方法突出;

  3. 充分展示某个职业领域的技术发展历程、主要的技术发明和标志性人物,展示技术的奥妙、神奇和威力,揭示技术对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未来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对技术的热爱;

  4. 传播技术知识,展示技术专家在技术发明过程中体现的技术思维、技术思想和技术方法;

  5. 按照技术知识点或重要技术发明的方式组织内容,要具有明确的层次结构。

4.5    数字图书馆资源

4.5.1   数字图书馆的含义

数字图书馆由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音乐、电影、视觉艺术收藏品等不同的数字化项目组成。数字图书馆的构建应考虑与国家、地区、行业和其他院校图书馆的共建共享。

4.5.2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要求

  1. 系统应提供查询、浏览、借阅和馆际互借等流通功能;

  2. 允许登录到系统的用户浏览目录中的项目;

  3. 允许登录到系统的用户提交查询请求,选择不同的查询方式,具备显示题名、主题、类型、来源等查询结果的能力;

  4. 允许登录到系统的用户对浏览或查询到的项目进行借阅;

  5. 允许图书馆工作人员添加、删除项目及其元数据、项目和条目;

  6. 允许图书馆工作人员创建、修改和删除订购计划;

  7. 允许图书馆工作人员查询客户数据库;

  8. 允许系统管理员添加、修改、查看、删除用户账户;

  9. 为用户提供使用账号和密码登录到系统以及退出系统的能力,如果用户长时间闲置,应自动使该用户断线;

  10. 允许有借阅权的外部图书馆远程查询、浏览和借阅项目,并能对每个图书馆借进、借出的交易量进行连续的、单独的统计。

4.6    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

教学资源管理与共享服务旨在实现院校内及院校间数字教学资源充分共享、有效应用,一般以数字教学资源中心的形式呈现。

数字教学资源中心应实现学校数字教学资源的统一汇聚和管理、便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查询和使用的应用服务;支持数字教学资源在校际间共享,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校际间教学共同体;还应支持校内优质资源开放到互联网,同时还应将互联网开放教育资源汇聚于中心,为师生提供一站式资源查询服务。

依托数字教学资源中心的技术平台可以支持院校之间联合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这类资源库一般由职业院校牵头,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以职业教育专业为依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数字教学资源中心和专业教学资源库还应满足职业院校师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能学、辅教”需求,通过登录平台,自主选择进行系统化、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5     教育教学

5.1    总体要求

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核心目标是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借助各类信息技术和创新要素驱动,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空间、工作场所和虚拟场景及其相互融合的环境,支持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信息素养三位一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构建网络化职业教育和培训管理服务平台,支持终身化职业发展,以及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等管理需求,提升学校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社会服务能力,适应学生职业发展、出彩人生的需求;构建职业教育资源中心,支持资源广泛共享、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教学管理与评价系统,强化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质量评估和质量控制,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控制。

5.2    产教融合办学

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产教融合系统,支持职业院校围绕所设专业,实现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院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实体,形成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支持职教集团人才培养、职业院校订单式培养、校企一体化建设及以教学产品为纽带的生产服务活动,形成良性循环。

完善信息化校企合作机制,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推广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面向互联网时代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开展技术研发,鼓励企事业单位承担学生实践和实习实训,形成基于互联网的“人才共育、设备共用、技术共享、文化互补、管理互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共建校企育人平台,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双向聘用机制,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具有多行业、大容量、高水平特征的校企合作管理系统,支持职业院校实施专业对接产业动态调整、校企合作信息发布、就业信息分析、项目管理、设备共享、校企共训、岗位承包、技术推广、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等活动。该系统产生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佐证信息和材料,应能通过开放接口报送上级政务网络系统。

5.3    信息化人才培养

信息化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形成的人才培养新形态,需要对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信息化环境支持下的现代学徒制、基于互联网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基于互联网的“3+N”人才培养等。

5.3.1   信息化环境支持下的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式,现代学徒制包括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课程载体的开发、教学组织的变革、教学团队的整合、教学评价方式的重构等内容。学习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模拟现实中专业人员的思维过程,学习者进行相应的观察、应用和思维提炼,反思在不同情境中的实践体会,反思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的体会,并且清晰地揭示不同经验中的共性,达成“作品、产品、商品”三位一体的学习成效。借助交互式书籍、移动技术、物联网、3D 打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图、智能助理等新技术,形成信息化环境支持下的现代学徒制。

5.3.2   基于互联网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是指处于初级技术应用阶段的中职学生通过一定学习渠道取得处于中高级技术应用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继续参加高等职业教育,直至获得高等教育的认可资格。借助互联网搭建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数字化立交桥,让中高职教育在招生与就业、专业与课程、学习与评价、资源共享以及学习者终身学习记录和学分转换方面实现无缝对接。

5.3.3   基于互联网的“3+N”人才培养模式

借助互联网延展学习链,扩展学习空间,不仅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包括到企业的顶岗实习)提供支撑,而且还能为学生毕业后工作提供终身学习支撑,不断提升职业能力。

5.4    信息化教学与培训

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形成的新型模式,如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实训模式、顶岗实习模式、职业培训模式等。

5.4.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应改变单一灌输、简单训练的浅层次教学模式,围绕课程的核心问题、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分享、解决问题等深度学习中提高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网络学习空间,拓展教学的时空,形成虚实融合的教学环境,支持多元互动、理实一体化的高效课堂,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将信息技术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化教学、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等相结合,实施差异化教学,促进个性化学习,加强过程性评价和动态及时反馈,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知识点+技能点+信息技术”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等。

  1.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面向教师(包括企业兼职教师),构建全流程、多模式人人互通的网络教学空间,支持教师开展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多维互动的混合式教学,面向工作绩效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支持学生进行多种模式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2. “知识点+技能点+信息技术”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强调以满足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知识点与技能点的解析,利用数字化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对其解构、重组并予以展现,组织成合理的学习情境、有突出特色的内容结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

  3.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融合,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质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它突破了以知识点为基础的学科课程体系,通过设计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出企业所倡导掌握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岗位工作能力。借助各类信息技术将网络虚拟空间与物理教学空间融合,形成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4. 基于项目的信息化学习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依据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项目研究、项目实施的基本方法,由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以项目问题的生成、探究、解决、运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过允许学生在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相应的技巧和能力,包括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计划项目以及控制项目的实施、如何加强小组沟通和合作等。

5.4.2   实验实训

实验实训是彰显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包括实验和实训两种主要形式,借助各类信息技术,构建仿真实训资源和仿真实训环境,仿真实训资源包括元件/工具级、仪器/技能级、实验室/车间级、工种/工厂级、专业群/产业链级等(详情参见本规范4.3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训环境包括数字化技能教室、VR/AR互动体验室、虚拟仿真实训室、仿真实训虚拟环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参见本规范7.3.5仿真实验实训环境的建设),支持学生技能训练中的认识观摩、教学演示、互动操作、考核评价,解决实验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难题,同时降低职业技能训练的成本。工场实时教学也是技能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利用传感与射频技术、视频技术等再现真实环境的实时操作观摩,为学习者提供在线远程工作实景的观摩学习。

实验实训室管理服务的要求:

a)    支持实验室/实训室建设规划、立项审批和绩效评估等工作;

b)   支持实验与实训课程计划、学生双创教育教学与实验室/实训室的开放管理工作,实习/实训教学与学生学习成效评估管理工作,实习/实训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c)    实验室/实训室安全管理以及技术安全监督、管理和评估等工作;

d)   实验室/实训室用于实验/实训的耗材购置、监督、管理等工作,实验室/实训室的 “三废”管理工作;

e)    实验室/实训室技术队伍管理与培训工作;

f)    学校实验室/实训室绩效管理的相关信息统计等工作。

5.4.3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是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职业能力达成的关键环节,也是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支持学校和企业之间、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之间、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跟踪和管理学生的实习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远程学习支持与辅导答疑,开展顶岗实习的过程性评价、对实习实训人员、考勤、设备等进行动态跟踪和信息管理。

实习实训管理系统的要求:

a)    支持建立基于统一基础数据库、具有不同权限设置的实训实习教学管理系统;

b)   支持在不同地点(学校、实习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并保持数据连贯性;支持以图片、视频和VR的方式进行实训实习基地环境和实训实习设备展示;

c)    支持线上发布实习实训的资源、方案、安排等信息,并基于不同权限提供在线查询、预览、修改维护等功能;

d)   为教师提供实习实训方案设计工具,支持不同的实训实习模式;

e)    支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实训实习报名预约,并基于不同权限提供在线查询、预览、统计、修改维护等功能;

f)    支持生成教师实训实习教学档案并进行管理,登记实训实习教师信息,记录实训实习教师授课情况,记录教师进企业实践情况,并基于不同权限提供在线查询、预览、统计、修改维护等功能;

g)   支持生成学生实训实习学习档案并进行管理,登记实训实习学生培训情况,开展实训实习考勤管理,记录并管理实习实训过程数据,并基于不同权限提供在线查询、预览、统计、修改维护等功能;

h)   支持实训实习效果评估,记录实训实习效果评估情况,分析实训实习结果报告,并基于不同权限提供在线查询、预览、修改维护等功能;

i)     满足实训实习师生即时互动交流需要,并建立有效用户日志。

5.4.4   职业培训

a)    以校内网络综合教学平台、公共开放和共享平台为支撑,面向社区、行业、企业、其他教育机构开放资源,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终身职业培训服务,以及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等管理需求,提升学校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社会服务能力,支持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化职业发展,尤其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群体的职业教育培训,适应学习者就业、职业发展、人生出彩的需要;

b)   基于互联网的职业培训应为学习者提供持续在线学习的服务,支持职业院校开展社区终身学习、高新技术培训、公益性培训、专业提升拓展型培训、岗位资格认证型培训、培训与学历(位)结合型培训等活动;

c)    远程职业培训服务包括远程职业培训管理和在线教学活动支持,后者与校内网络教学服务在支持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课程建设方面有共同之处,应统一规划,共建共享;

d)   充分借助互联网优势,积极开展海外办学、举办鲁班工坊等,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5.4.5   双创教育

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职业发展环境,推进创新创业(双创)教育,服务学生职业发展。基于互联网建设众创空间、开设双创课程、举办双创比赛、开展双创研究,打造双创教育基地,探索双创教育模式,支持学生在双创导师、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创业探索,塑造全新的思维模式、增强自信的创业意志、锻造核心的创业能力。

5.5    信息化教研科研

a)    构建教科研信息系统,整合学校教科研相关数据,支持日常教研、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管理,为从事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教科研资源调度和信息服务支持,为学校教科研管理部门提供教科研管理决策支持;

b)   搭建网上协同、网上学术空间等信息化支撑环境和基础条件平台,支持教师各种类型的教科研活动,促进科研组织模式变革,支持教师教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持续提升;

c)    构建产学研用合作与协同的信息化环境,支持教师与行业、企业开展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工艺改进等科技服务。

5.6    信息化教学管理与评价

5.6.1   教学管理服务

a)    教学管理服务应通过信息管理和过程管理对教学管理工作中主要教学活动进行信息化支持,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学籍管理、教学任务、选课排课、教材选用、考试成绩、毕业审查和教学评价等,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b)   教学管理服务应支持对各类学生、学员的管理服务,包括全日制学生、在职学生、半工半读学员、培训学员、国际学生等;

c)    教学管理服务应支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管理,具有与国家“学分银行”系统(国家资历框架系统)进行对接的开放接口,对学生在校内外依法依规取得的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积累和转换等方面的支持,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

d)   教学管理服务应与国家1+X证书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对接,支持统一的网上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查询服务等。

5.6.2   教育教学评价

教育评价是以达成教育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手段,对教育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出的测量、分析和评定,通常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等。科学的评价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应改变以检测知识的记忆、操纵流程的价值取向,从总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转型。

a)    围绕人才培养主线,构建涵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评价大数据库及分析展示平台,实现涵盖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与资源、教学运行、校企合作、保障条件等多个方面情况的动态检测和分析评价,为管理者科学决策、为学生学习反馈、为教师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b)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平台、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等,改革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和方式,改革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和方式,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和评测,实现信息化学习评价、教学评价、考试考核改革创新;

c)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教学质量保障和管理数据标准,依托学校统一的全域大数据数据库,建设学校教学诊改数据库;

d)   对接国家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强化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质量监测和质量控制,优化学校教学质量管理;

e)    树立“大数据”意识,实时采集来自课堂教学、实验实训、顶岗实习、产教融合办学、职业培训、教育科研、资源管理与共享等各个业务支持系统的状态数据,重视各类数据的采集、更新、采集和分析;

f)    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平台、教学管理平台、支撑学校各层面教学工作诊改的信息化平台等,构建一体化的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

g)   实现校本教育教学评价与行业、企业及专业机构评价系统的对接和数据共享。


6     管理服务

6.1    总体要求

6.1.1   建设要求

管理服务信息化的核心目标是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创新职业院校管理和服务理念、模式,探索学校精细化管理,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实现学校管理和组织变革,提高管理服务效率,降低管理服务成本,持续提升学校管理科学化水平。管理服务信息化系统,主要包含各类业务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以及相关支撑平台。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应实现数据融合、互通共享,构建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的目标。

a)    学校管理服务信息化的总体要求是构建系统集成互通、数据融合共享、办公事务协同、业务一网通办、报表自动生成、数据支撑管理决策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

b)   学校信息化标准编制应充分借鉴、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增强标准的有效性、可用性以及合规性;

c)    学校管理与服务事项应以国家有关条例规章为依据,落实以师生为本的理念,面向师生服务、面向基层单位,打破部门界限,优化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目标,确立关联数据,定义操作表单;

d)   学校建设统一的中心数据库,明确权威数据,落实权威数据部门数据维护责任,提供数据维护工具,实现数据入库、维护的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确保数据质量可验证、数据操作可回溯;

e)    各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应明确业务部门主体责任,明确落实各业务信息系统服务师生理念,实现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的部门协同、上下畅通格局,切实落实部门业务在线办理、跨部门业务在线协同办理、院系办公事项高效流转、师生个人事项在线顺畅办理。

6.1.2   建设与部署方式

数字校园管理服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方式有两类:购置成熟系统、定制化开发本校专用系统,可根据院校的实际需求选取不同的建设方式。

管理服务信息化系统的部署方式主要有四类:校内服务器部署、校内私有云部署、公有云部署以及混合式部署。这些部署方式都需要满足信息系统相应等级保护要求。凡部署在云上的信息化系统,须具有定时备份和容灾备份功能。

6.2    一站式服务平台

一站式服务平台是实现一体化信息服务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数据标准体系、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网上服务大厅等。

6.2.1   数据标准与中心数据库

数据标准是形成信息的一致理解和统一的参照系统,以保证信息的高效汇集和交换,包括数据分类与编码、数据字典、数据交换技术规范以及数据传输协议等。数据标准涉及学校基本管理的数据项、数据表、数据分类、数据来源/权威数据等基础标准,以及编码体系、数据字典、标准引用和数据标准本身的编制、发布、修改、使用等管理规定。

中心数据库建设需要明确基于数据标准的数据入库的技术路线,应通过获得业务系统全量数据,分析数据业务逻辑,对标数据标准,然后实现数据入库。与业务系统数据交换采取建立数据视图、通过共享数据库模式实现。数据管理需建立数据采集、安全管理、使用、操作审计、更新、销毁以及隐私保护等管理制度。

数据安全管理是从数据产生、存储、传输、使用和删除销毁全过程进行安全管控,从数据访问控制、数据共享设置、数据共享发布、数据查询调阅、数据存储、数据水印等多维度进行安全管控,依据不同数据在不同阶段的价值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

6.2.2   统一身份认证

统一身份认证旨在给校园所有业务应用提供全局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用户认证等功能,方便数字校园的管理,提高数字校园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要求如下:

a)    支持用户的集中和统一管理,对数字校园中的用户提供统一的电子身份,支持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

b)   支持用户一次登录后,在有效期间内直接访问任何已授权的应用系统而无须再次登录;

c)    通过安全的认证协议,使服务器和用户之间可以实现双向认证,杜绝任何一方身份假冒的可能,提高系统及用户自身的安全性;

d)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能够支持多种认证协议和多种认证方式(如:账号、二维码、生物特征识别、校园卡等),保障认证终端的多样性。

6.2.3   综合信息服务

综合信息服务是将各种业务应用、信息资源服务集成到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各种业务应用的无缝接入和集成,提供支持信息访问、传递以及协作的集成化环境。综合信息服务的要求如下:

  1. 能够根据用户的身份、权限及其自身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

  2. 提供具有高扩展性的服务架构和访问接口,集成不同架构下的各类业务应用,让各种资源和应用可以方便地集成到校园门户中,为数字校园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模式;

  3. 保障信息传输的安全可靠,保障信息不被非法用户窃取,保障用户的合法身份不被盗用。

6.2.4   网上服务大厅

网上服务大厅是为了方便师生通过校园网络获取学校公共服务而构建的一站式校内业务办事平台。网上服务大厅的要求如下:

  1. 学校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将面向师生的各项事务与服务进行梳理,建立流程清单,对相关事务是否实施网上办理做出明确规定;

  2. 以服务对象的视角,全面梳理各项事务的流程,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明确各个环节的角色、岗位、权限、职责等;

  3. 根据管理目标、服务目标、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进行数据项和表单设计;

  4. 将上述各项事务利用信息系统统一实现,完成各项事务的网上申请申报、审批审核等,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多填一次”,让数据、事务在网上跑,实现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

6.3    校务管理

在全校性的数据整合的前提下,校务管理系统为校领导、职能部门领导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日常办公、事务处理、决策支持提供信息化服务。

6.3.1   协同办公

协同办公服务包括公文流转、公文管理、文件呈报等办公自动化服务。以表单或文档流转方式进行相关工作流程的执行,完成业务知识的积累和储存,为非固化业务工作的开展、非结构化信息的共享提供支撑。还包括合同审核、事务审批、用印管理等合规性管理服务,同时面向职业院校日常管理中办公室的业务提供信息化支持。

6.3.2   校情决策支持

面向学校决策层和管理层,及时动态提供学校发展的现状数据,能够实现数据展示、关联分析和图形呈现等功能,为职业院校事业发展决策提供有力的动态数据支撑。通过对学校信息化数据库的挖掘,分析各种状态数据,评估办学效果,整理并筛选各类校情材料,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分析和呈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后勤保障、学生风貌等,为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外人员提供快捷的网络化决策支持服务。面向学校发展和数字校园建设的规划与整体需求,基于综合信息服务,构建学校发展和数字校园建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动态呈现发展状况,系统分析在线数据,有效支持职业院校的科学决策。

6.3.3   教育区块链

    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支持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校务平台。基于分布式账本等功能,关联学生课内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数据,建立连接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和社会的学生发展档案系统;借助区块链共识机制,实现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服务数据的共享,建立支持专业发展、终身发展的教师发展档案系统;利用教育行业区块链,关联学校内部、外部发展数据,建立职业院校与社会协同的院校发展档案系统。

6.4    业务管理

6.4.1   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系统涵盖招生报名、迎新入学、在校学业、奖助贷补、第二课堂、学生住宿、实习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创新创业、离校就业等,对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信息化服务,对学生成长提供个人画像,精准支持学生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各项学生管理、服务工作。

6.4.2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教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服务,包括:各类各级人员队伍发展规划及编制、岗位管理;人员人才的招聘、人才引进、入职、职业发展、岗位变更、人员调入调出管理等;人员补充、调配、考核和退出管理;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人员薪酬、绩效管理与社会保障;人员教育、培训、出国、退休等手续办理与服务;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学校各类信息化系统提供教职工基础数据服务。

6.4.3   科研信息化管理

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服务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变革,促进科研水平提升。科研信息化实现涵盖科研项目的立项、科研过程管理、结题验收,产学研用的科技协作、技术合同审核及监督执行,科研成果的申报管理、成果管理、知识产权的管理、科技成果转化(转移)管理,以及科研机构管理、科研创新团队管理、科研评价与学术管理等全面信息化管理服务。科研信息化管理还应该包括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共享平台管理、电子文献数据库管理、科研共性技术平台信息化共享管理等。

6.4.4   财务管理与采购管理

财务管理与采购管理系统将学校财务管理、监督、控制、服务融为一体,涵盖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凭证管理、支出报销、财务决算、财务分析、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信息发布管理、招标过程管理、合同管理等)等管理服务,为学校各级财务管理人员、采购管理人员、财务主管、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提供信息化经济内控管理和信息化财务服务。

财务信息系统、资产信息系统相融合,实现资产价值与财务实时合账,实现大资产管理。

6.4.5   设备资产管理系统

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对学校土地、房屋、设备、家具以及各类低值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包括资产采购计划编制、各级单位各类资产管理与盘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评估、各类资产的调拨划拨管理,各类资产折旧、核销,资产价值管理及与财务合账等,也包括土地、房屋资产的信息管理及使用的绩效评估等。

6.4.6   校企合作管理系统

校企合作管理系统服务于校企信息共享、校企合作育人,实现学校与企业间的双向信息交流、事务协同办理等功能。包括合作企业管理、对接产业需求的专业设置、合作课程建设、订单式培养、实习实训对接等模块。

6.5    校园生活服务

以校园卡系统为核心构建校园生活服务平台,将校园卡服务融入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以及学习、实习实训、校园生活等方面。建设IC卡与虚拟卡相衔接的校园卡系统,实现聚合支付、聚合消费。校园卡系统将校内用户身份识别、校内小额金融结算、校务管理、金融服务集成为一体,为学校潜在的信息化应用建立关联或集成提供接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逐步推进虚拟卡、二维码、以及生物特征识别等服务,实现多模态多模式服务支持。

校园卡系统应用子系统主要为校内小额结算交易和具有身份认证需求的系统提供认证支持,其主要要求包括:

  1. 支持注册管理、缴费管理、迎新离校、门禁管理、水()管理、餐饮服务、校内消费、乘车、自助查询、自助、图书、医疗、上机、考勤、洗衣、运动健身等管理;

  2. 支持银行转账、代扣代缴、财务报销认证、手机充值、电话缴费、校园电子商务等服务;

  3. 具备持卡人分级权限管理、持卡人信息黑名单管理、账务处理、各类分析报表等功能。


7     支撑条件

7.1  总体要求和建设方式

7.1.1   总体要求

支撑条件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所必须具备的基本信息化设施条件,是实现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基础保障。数字校园的支撑条件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教学支撑条件、平安校园、后勤服务等。

支撑条件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建设;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标准先行、遵守规范;组织保障、经费单列;管用分离、专业运维。

  1. 校园综合布线系统应统筹考虑各智能化子系统布线需求,进行综合设计基础上,对单体楼宇的综合布线系统给出设计任务书,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对所有信息点均需进行严格的位置标定;

  2. 校园网络系统应规划内部办公、财务、教室、能源、安防等内部网络,校园骨干网为承载网络,各内部网络为虚拟网络,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安全网关跟外部相连通;

  3.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行应考虑安全性、可运维性和业务持续性保障,须保证满足《网络安全法》对相关日志留存要求;

  4. 信息化基础设施应建立统一运维管理支撑系统,逐步实现运维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

  5. 智能教室规划建设应聚焦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注重支持教师教学体验和学生学习体验和成效,智能教室应实现运维管理智能化、一键式操作;

  6. 实习实训环境建设应支持虚实一体、线上线下融合实习实训系统建设、运行和管理;

  7. 平安校园是基于安防、消防融合的平台,实现各子系统集成联动、数据融合、运维管理一体的智慧平安校园系统;

  8. 后勤服务要逐步构建以能源信息化管理为核心,以后勤修缮管理、后勤资产管理与维修服务、后勤物业服务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后勤管理服务信息化。

7.1.2   建设方式

数字校园支撑条件的建设方式一般为:针对本校个性化需求和特点购置相应设备与系统。针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可以采用购买公有云服务的方式,应注意将公有云中的相关数据定期备份到院校私有云。

7.2  信息化基础设施

    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校园弱电系统、校园网络、物联网终端系统、数据中心机房、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与网络信息服务等。

7.2.1   校园弱电系统

校园弱电系统包括弱电管网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应进行统筹规划建设和统一管理,充分满足校园网络、固话及移动通讯、平安校园、后勤管理、智能教室、校园卡、信息发布等各类数字校园系统的需求,考虑合理的冗余,满足可靠性及对后续新业务的支撑要求。校园弱电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校园内应建设由地下综合管廊和分支弱电管道组成的地下弱电管网,管网的设计应参照GB 50373-2006的相关规定;

  2.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参照GB 50311-2016的相关规定,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应符合GB/T 50312-2016的相关规定;

  3. 楼宇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点位应根据楼内所有智能化系统需求进行设计,支持终端千兆接入。教室、实训室、大型报告厅等区域应优先采用光纤入室模式;

  4. 应部署弱电资源管理系统对弱电管网和综合布线实施有效管理。

7.2.2   校园网络

校园网络应是一个高速实用、稳定可靠、安全可控、管理完善和多业务融合的基础承载网络,支撑各类终端泛在接入和泛在信息服务。校园网络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1. 校园网络应由学校信息化部门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覆盖到所有教学、实训、活动和办公场所;

  2. 可采用以太网或光网络技术,骨干万兆或更高带宽,千兆到终端,出口带宽应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校园网应全面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在性能、容量、可靠性等方面上满足未来510年的整体发展需求;

  3. 应支持网络虚拟化技术,构建多业务虚拟专网,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4. 应实现有线和无线融合组网,支持PC、移动终端以及各类智能终端在任意位置接入;

  5. 无线网络应采用WIFI 5及更高标准的设备,实现学校主要区域的高质量全覆盖。点位设计与设备选型应基于场景,考虑场地面积、业务需求和并发无线终端数量,同时满足信号强度、容量和避免干扰的要求;

  6. 应部署有线无线一体化的用户管理系统,支持802.1xportalMAC等多种认证方式,实现用户业务体验的统一,实现所有终端可认证、可溯源;

  7. 应建立统一运行中心(IOC),随时随地感知网络运行状况,实施资产管理、故障识别、根因定位、服务质量测量等功能,保障校园网用户体验,实现智能运维。

7.2.3   物联网传感网络

基于LoRaNB-IoT等技术,建立支持ZigbeeRFID、蓝牙等多种物联网协议的传感网络。

  1. 具备校园水、电、气运行状况的感知传输能力;

  2. 具备校园重要教学实验设备、后勤重要设备设施运行状态的感知传输能力;

  3. 具备校园食品安全、危险物品和危险实训仪器的感知传输能力;

  4. 具备人员位置感知传输能力;

  5. 具备车辆进出和停车位置感知传输能力。

7.2.4   数据中心机房

数据中心机房是集中放置服务器、存储器、网络设备等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建筑场所,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应建设安全、节能、高效的机房环境,为信息化服务和应用提供良好支撑环境。数据中心机房的选址和设计可参照GB50174-2017的相关规定,施工及验收应遵循GB50462-2015的相关规定;可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考虑模块化、近端制冷等节能方案。数据中心机房应部署机房设施管理与运维监控系统,实现对机房内IT资产、制冷、供电、空间和安全的管理。

7.2.5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是指承载各类信息化应用的云计算系统和基础软件资源环境。应建设高效稳定、资源共享、弹性可伸缩和统一运维的信息化应用基础运行环境,为数字校园各类应用服务提供可靠支撑。

7.2.5.1  云计算系统

云计算系统将服务器、存储、平台、软件等硬软件资源池化,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统一管理和灵活配置。职业院校应将各类信息化应用逐步通过云服务环境承载,并面向二级单位和个人按需提供云服务器、云桌面和云存储服务。

根据学校实际,可以选择以下云计算建设模式:自行建设计算和存储资源并管理运行(私有云)、购买云计算服务商(公有云)的云计算能力、核心系统和数据采用私有云其他系统采用公有云的混合云模式。

云计算系统应便于扩展、满足各类软件平台的需要,并具备容灾备份能力。

云计算系统应支持云服务的资源管理、运维管理与运营管理。其中资源管理实现资源的配置与调度;运维管理实现对软硬件资源及上层应用的监控与运维;运营管理实现校内用户的资源申请与提供自动化。

7.2.5.2  基础软件资源环境

应根据应用和服务需求为信息化应用提供适合的操作系统类型(UnixLinuxWindows)和数据库系统(如:MysqlOracleSql Server以及各类国产数据库等),商业软件应采用正版软件;在安装基础软件时,应对安装的操作系统版本、数据库系统等做标签,建立系统配置档案,实现对配置文档的版本管理。

7.2.6   网络信息系统

职业院校应配置的基本网络信息服务包括域名解析系统(DNS)、电子邮件(E-mail)、网站或网站群系统、时间同步(NTP)、虚拟专用网络(VPN)服务等;可配置的扩展网络信息服务包括公共视频系统(视频会议、视频直播与点播)、网络电视(IPTV)、云存储服务等

为保证安全性,DNS、网站或网站群、NTPVPN等服务宜自行建设,E-mail和扩展网络信息服务可以自行建设或采用第三方服务。应保证服务具备可靠的性能和业务持续性,各类服务管理系统应支持对服务状态和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并支持对服务的安装和配置文档、测试和调试记录、运行日志等实现备份和版本管理

7.2.7   IT运维管理

    职业院校应构建IT运维管理体系,规范运维和服务流程,明确运维人员职责,建立统一、清晰的资产和服务台账,完善运维和服务的考核指标,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校园信息服务的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具体内容参见第9 9.2.6 运维管理体系。

7.3  教学环境建设

教学环境建设包括多媒体教室、智能教室和实习实训环境。

7.3.1   多媒体教室

  1. 每间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满足课堂多媒体互动教学的需要;

  2. 支持教室中的多终端接入互联网;

  3. 具备多媒体教室远程智能管控功能。

7.3.2   智能教室

  1. 具备多媒体教室的所有功能;

  2. 配置液晶大屏一体机/智能黑板,并支持无线投屏;

  3. 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空间无缝衔接, 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支持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

  4. 多种工具支持课堂内的师生互动;

  5. 对教室内的设备实现统一管理和控制,实现一键开关

  6. 智能感知学生听课状态,通过多种模式实时统计并向教师反馈;

  7. 配置或支持多台学习终端,支持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

  8. 大数据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学生发展的预测、预警和建议;

  9. 电子班牌、电子门禁、考勤签到一体设计,支持刷卡、扫码、人脸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开门方式,集成师生考勤功能,实现人证合一验证;

  10. 根据预先设置的参数,自动控制环境因素(空气清新度、温度、光照、窗帘等);

  11. 语音控制设备开关和环境参数。

7.3.3   智能交互教室

智能交互教室是在一个教室空间内部署多套学习终端系统,实现多小组内部或小组间协同学习的智能交互教学系统,系统能够记录每个小组学生学习过程、行为,可以进行统计,对问题可以在线讨论,学习成果可以在线分享。

  1. 具备智能教室的所有功能;

  2. 每个小组有自己学习建构的空间,有供分享、思考、交流的屏幕;

  3. 具备多个小组不同屏幕显示,支持多个小组学习情况的对比讨论;

  4. 无感知、全流程收集教学互动数据,自动生成教育过程的数字档案袋;

  5. 支持基于虚拟仿真技术AR/VR/MR)的学习环境。

7.3.4   网络互动教室

网络互动教室能实现1个教室主讲+N个教室听课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摄像头自动跟踪教师和学生,实现不同教室(或不同校区)师生网络面对面,为主讲教师和回答问题的学生提供网络实时交流镜头,确保师生的良好教学体验。

  1. 具备智能教室的所有功能;

  2. 配置不少于2个高清摄像头,能够自动跟踪教师教学行为,自动跟踪学生学习活动,支持教师学生网上面对面交流;

  3. 配置拾音扩音系统,在师生不佩戴带麦克风的情况下,支持本地教室与远程教室有效的网上语言交流;

  4. 支持网络视频会议和在线直播,并能够与标准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5. 主讲教室和听讲教室均可对接课程表自动开机,听讲教室开机后能根据课程表自动连接主讲教室。

7.3.5   仿真实训环境

仿真实训环境是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仪器设备、模型,以及利用场地、环境的布置,模仿出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程序和动作要求,支持模拟生产、教学实训和考核鉴定等教学活动。

根据规模和复杂度,仿真实训环境分为如下类型:

  1. 数字化技能教室是指实物设备与计算机系统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室,实操实训功能由实物设备实现,实物设备的控制由计算机系统承担,支持技能演示、模拟训练、计算机考核等教学活动;

  2. 虚拟仿真实训室是由计算机及附属软硬件设备所构成的实验实训环境,其中实训活动所在的三维职场环境、设备和工具等皆由计算机软件生成,学习者可通过键盘、鼠标、操纵杆、手柄等简单设备实现对操作对象的交互操作;

  3. 大场景虚拟仿真实训室是基于多通道视景系统、实训操作设备以及软件系统等建立起来的虚拟仿真实训室,其中视景系统生成高逼真度的职场环境,实训操作设备实现对设备、工具、仪器仪表等的接触性技能获得,计算机软件系统完成对整个实训系统的控制。大场景虚拟实训室的优点是营造强烈的沉浸感及实物的介入,是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理想结合,适于大面积观摩实训教学与多人技能训练;

  4. 情景化互动实验室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将真实场景虚拟化,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互动,是具有很强体验感的实验室;

  5. 强交互虚拟实验实训室是指以高性能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为平台,以多人虚拟现实系统为核心,以头盔显示器为主体的视觉系统,以语音识别、声音合成与声音定位为主体的听觉系统,运用方位跟踪器、数据手套和数据衣为主体的身体方位姿态跟踪设备,组建由视觉、听觉、触觉及运动反馈系统等功能单元构成的支持原理验证、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的交互式虚拟实验实训系统。

  6.   ......